圖錄號: 135
估價RMB: 1,000-3,000
鄭文焯(1856~1918)? 致唐仁齋有關金石碑帖交流的信札
紙本?一通一頁
識文:昨得報并東碑數事。龍門造像,前當先兄守洛陽時曾拓七百余種,尚未得其全也。五年前在京師裝潢數十種,一一題識。今此拓不及百種,無足觀耳。正光四年比丘尼碑須考其誰氏,前一行惜不能盡辦,如何如何,容稍閒再考定奉告。并非尼菴志,此亦出土六七年矣,聞吳仲怡欽使言之,且曾目覩此石,云在山下,其大如磐,亦極粗拙,碑字亦如之。但其價甚賤,今開三鉼,未免昂也,是不收,余無甚奇耳,拓亦甚不精。余件附還,匆匆白箋。漢貞閣主人鑒。叔問言,廿四日泐。外碑本一束,計共四種,并繳。
著錄:鄭逸梅《書林片葉》,《書壇舊聞》P45,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1992年。
說明:漢貞閣主人唐仁齋上款。王開霖、鄭逸梅等遞藏。
???此為鄭文焯論金石碑帖交流信札,談到龍門造像、正光四年比丘尼碑等。部分著錄于鄭逸梅《書林片葉》一文。
???唐仁齋為江南著名金石碑帖鋪漢貞閣的主人,鄭文焯之書畫作品及其收藏碑帖均委託該店裝裱。唐仁齋亦為江南刻碑名家,曾將鄭文焯《寒山子像碑》刻石。該石現存于寒山寺大殿佛祖像后壁。
ZHENG WENZHUO AUTOGRAPH LETTER SIGNED TO TANG RENZHAI ABOUT INSCRIPTIONS ON BRONZES AND STELES
One page
Literature:Shu Lin Pian Ye, Shu Tan Jiu Wen, p. 45, Zhejiang Academy of Fine Arts, 1992
Note:Dedicated to Tang Renzhai.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Wang Kailin, Zheng Yimei, et al.
23×12cm
RMB: 1,000-3,000
作者簡介:鄭文焯(1856~1918),字俊臣,號小坡,又號叔問等,自號江南退士,別號瘦碧、冷紅詞客、大鶴山人等,山東高密人。曾任內閣中書,后在蘇州授學于存古學堂。晚歲以業醫賣畫為生。精通音律,為晚清著名詞人,兼擅書畫、金石、醫學。
上款簡介:唐仁齋(?~1915),名文杰,江蘇無錫人。江南刻碑名家,在蘇州開設有著名金石碑帖鋪漢貞閣,與楊峴、葉昌熾、劉鶚、吳昌碩、鄭文焯等均有交往。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