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122
估價RMB: 1,000-3,000
劉?墉(1719~1804)、姚文田(1758~1827)沈尹默(1883~1971)、馮承輝(1786~1840)、潘文輅[明]書法五幀
紙本?鏡片(五幀)
識文:1.七佛偈。法本法無法,無灋法亦灋。今付無灋時,法法何曾法。臨山谷道人書。鈐印:劉墉之印(白)
???2.淡濃粧抹寫嵐頭……清越一聲起白鷗。秋皋山水冊,姚文田題。鈐印:秋農(nóng)(朱)
???3.江上年年逢午日……解道門外即天涯。臨江仙,癸未(1943年)端陽日作。鈐印:沈尹默印(白)
???4.丸熊課讀圖。道光己亥(1839年)春日,題于梅花樓,馮承輝。鈐印:少眉氏(白)
???5.荷葉山皴墨暈肥……一角西湖懵懂山。嘉慶庚辰(1820年)春分前一日,京師庽齋題雨景小冊,應持圃一兄屬即正。香士潘文輅。鈐印:文(白)?輅(朱)
LIU YONG, YAO WENTIAN, SHEN YINMO, FENG CHENGHUI AND PAN WENLU CALLIGRAPHY
Ink on paper, mounted (five pieces)
30.5×20.5cm?31×28cm?27.5×22cm?38.5×32.5?29×20.5cm
RMB: 1,000-3,000
作者簡介:1.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木庵、青原、香巖、勗齋、東武、溟華、日觀峰道人,山東諸城人。統(tǒng)勛子。乾隆十六年(1751)進士,由編修累官至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善書法,筆墨古厚,貌豐骨勁,別具面目。名滿天下。與翁方綱、梁同書、王文治齊名,并稱“翁劉梁王”四大家。
?????2.姚文田(1758~1827),字秋農(nóng)、經(jīng)田,號梅漪,室名吉華館,浙江湖州人。嘉慶四年狀元,授編修。道光四年由戶部左侍郎升都察院左都御史、道光七年改禮部尚書。著《邃雅堂文集》《說文聲系》。
?????3.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號秋明,齋號匏瓜庵,浙江吳興(今湖州)人。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教育家。早年留學于日本京都帝國大學。1914年后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平大學校長、監(jiān)察院監(jiān)察委員、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上海文聯(lián)副主席等職。
?????4.馮承輝(1786~1840),字少眉,又字少麋,號伯承,別號老麋、眉道人、梅花畫隱等?,江蘇婁縣(今上海松江)人。清代篆刻家、書畫家。室名梅花樓,別署古鐵齋、椶風草堂、十二長生長樂之齋等,兼善畫,晚年尤喜畫梅,風格近金農(nóng)。
?????5.潘文輅[明],字晉甫,號香士。浙江海寧人。
西泠拍賣網(wǎng)上刊載的所有內(nèi)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nèi)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chǎn)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jīng)西泠拍賣網(wǎng)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fā)行、播送、轉(zhuǎn)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wǎng)的局部或全部的內(nèi)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wǎng)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wǎng)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jīng)本網(wǎng)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jīng)銷、轉(zhuǎn)儲、發(fā)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jīng)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wǎng)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yè)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yè)、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wǎng)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wǎng)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