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125
估價RMB: 10,000-20,000
王文治(1730~1802)、梅植之(1794~1843)?致鮑之鐘信札·致盧棟信札
紙本?鏡片(二幀)
識文:1.雅堂先生閣下,午唐歸,得接手函,知閣下亦有不暇懶之時,感甚感甚……愚兄文治頓首。香蕓稟筆請安,微云亦然。閣下忘微云,伊不能無憾也。鈐印:王氏禹卿(朱,二次)?
???2.敬啟葵生尊丈,不奉教又數(shù)月,想杖履優(yōu)適也。植以飢驅(qū)甫返里數(shù)日,旋復渡江。草草勞人有不堪為尊丈言者……且得鼓琴進聽,此請道安。后學梅植之頓首,六月三日。
鑒藏印:緩齋(朱)
說明:鮑之鐘、盧棟上款。?
???本拍品包括王文治致鮑之鐘信札一通一頁,梅植之致盧棟信札一通一頁。
???王文治信札應是提及佩香(駱綺蘭)。梅植之信札中提及自己這裡有兩張琴欲找盧棟修治。其一為唐琴,上欲髹鹿角灰漆。另一把為宋琴,全去面子,邊口蠹處不必填好。并約好秋冬之時梅氏回家,前來拜訪盧棟鼓琴雅會。
WANG WENZHI AND MEI ZHIZHI AUTOGRAPH SIGNED LETTERS
Ink on paper, mounted (two pieces)
Note: Dedicate to Bao Zhizhong and Lu Dong.
32×20.5cm?24.5×22cm?
RMB: 10,000-20,000
作者簡介:1.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號夢樓,室名柿葉山房,江蘇鎮(zhèn)江人。乾隆二十五年探花,官翰林,出任云南姚安府知府。曾掌教杭州崇文書院。工書法,與翁方綱、劉墉、梁同書并稱“翁劉梁王”四大家。?????
?????2.梅植之(1794~1843),字蘊生,號嵇庵,江蘇揚州人。清代文學家、書法家。道光十九年舉人。
上款簡介:1.鮑之鐘(1740~1802),字禮鳧、論山,號雅堂,江蘇丹徒(今屬鎮(zhèn)江市)人。清代詩人。乾四十三年進士,官內(nèi)閣中書、戶部郎中,乾隆年間歷任貴州鄉(xiāng)試副主考、廣東鄉(xiāng)試副主考、會試同考官,著有《論山詩鈔》。
?????2.盧棟(?~1850),字葵生,江蘇揚州人。祖父映之、父慎之均為制漆名手,葵生傳家法,擅漆器制作,尤以漆砂硯聞名天下。
西泠拍賣網(wǎng)上刊載的所有內(nèi)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nèi)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chǎn)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jīng)西泠拍賣網(wǎng)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fā)行、播送、轉(zhuǎn)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wǎng)的局部或全部的內(nèi)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wǎng)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wǎng)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jīng)本網(wǎng)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jīng)銷、轉(zhuǎn)儲、發(fā)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jīng)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wǎng)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yè)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yè)、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wǎng)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wǎng)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