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38
估價RMB: 1,000-3,000
姚文棟(1852~1929)致沈修有關發起經生會及刊行經學雜志等信札
紙本?畫心(二通二頁)
識文:1.綏成先生大鑒 去臈今春兩次奉函,依學古社舊開地址寄燕家巷,而郵局皆折回,終未得達,想已喬遷久矣。茲有述者遠近友人欲發起海內經生會,不曰經學會而曰經生會者,慮來者之濫也。初建議者為湖南老儒李君瀛,巴陵人,福建黃禮部允文,褚伯約侍御之壻,輯有《朱氏經義考補》《經義考續》《謝氏小學考補》《小學考續》。湖北老儒晏君瀛松著有《周易程朱補義》。三君屬弟組織并任經理,以上海地勢較便故也。但此事在吾蘇須得先生提倡,未知與三君有同意否。如合于尊意,即祈制發起辭,以便通知各直省經學諸大家。又四川張君岷遠羅澄、浙江陳君喆夫明遠謀于弟,欲立尊經書院為眾經師傳經之計,蓋以碩果之存今亦無幾,慮再遷延,經學恐成廣陵散。但此事非有巨款不辦,較經生會尤為締造艱辛,而兩君意在必行,愿奔走南北以謀集貲。以上兩舉或合或分,須多人商榷可得折中,蘇城經師有幾愿先生與共謀之指示南針為禱。弟本欲來蘇面商,因暑途恐易惹病,特先馳函奉布。中歷六月望日,東木弟文棟謹上。
???2.休穆先生經席,前奉還云已轉送培志處,尚未商定,致稽復答。福州黃禮部寄到意見書一通,列為七項,或分或合,孰先孰后,欲求公決,茲將原件寄呈高覽,請為折中。培志議刊經學雜志,即黃君七項中之月刊一條,但此條與書院均非籌款不可,非若立會之輕而易舉也。孔宅詩現編書四集,止于中秋,仍以先后為次,其端午以前為三集,正在刷印,尚未竣也。大和前后諸作,皆經籍之腴,非同凡響,集中增光多矣。陳君詩亦收到,乞轉道謝意,先此奉復,余容續陳。敬請篹安。弟姚文棟頓首。七月廿二日。黃君原件閱后請仍寄還。
鑒藏印:九歌堂藏品(朱)
說明:沈修上款。
YAO WENDONG AUTOGRAPH LETTER SIGNED TO SHEN XIU ABOUT DEVELOPING QIJING ACADEMY, PUBLISHING MAGAZINES, ETC.
Ink on paper, unmounted (two pages)
Note: Dedicated to Shen Xiu.
44.5×23cm?32.5×23cm
RMB: 1,000-3,000
作者簡介:姚文棟(1852~1929),字東木,號志梁或子梁,嘉定南翔人。近代著名地理學家、外交家、藏書家。幼承家學,在上海龍門書院、杭州詁經精舍,師從劉熙載、俞樾等。著有《東槎雜著》《云南勘界籌邊記》等。
上款簡介:沈修(1862~1923),字綏成,別署孔修、休穆,江蘇蘇州人。清諸生。曾任存古學堂教員。嘗欲作原書、經治二書,未成而卒。遺稿屬孫宗弼、吳梅為之理董。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