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2701
估價RMB: 4,000,000-6,000,000
成交價RMB: 5,980,000(含傭金)
黃賓虹(1865~1955)?榘矱唐宋卷
水墨紙本?手卷
款識:龔野遺、樊會公、釋石溪、石濤諸家,皆能榘矱唐宋,得其沉醲古厚,不墜輕薄促弱,余師其意寫應。子通先生屬正,濱虹質。
鈐印:頻虹(白)?新邦官鉨(白)?古歙黃樸存印(朱)?
題跋:1. 渾厚華滋落錦箋,峰嵐迭翠繞山川。黃公氣韻生云海,引出征鴻點暮煙。戊午(1978年)端陽敬題黃賓虹先生畫卷。少嬰。鈐印:韓少嬰(朱)?南陽(朱)
2. 江上群峰迭翠煙,八分雁字戲斜川。礹攅樹簇宜無夏,水曲橋通別有天。獨讓云林攄逸氣,偶從黃鶴染層巔。當年謝客如來此,悔賦山居率爾傳。戊午(1978年)秋,為昊明兄題黃賓虹山水長卷。瑩然弟宋志伊。鈐印:宋志伊印(朱)
3. 此賓虹先生早期畫跡也,自題謂龔、樊二石能得唐宋人沈醲古厚之致。師其意而為之,故較晚年醇粹之作蹊徑迥別,然能運樊遺之墨灋,參髡殘之筆意,幾于造其堂而嚌其胾,工力亦自不淺,曩覩半千山水冊,冊尾自書長題,有謂作畫難而識畫尤難,使作畫者皆能識畫,則畫必是圣手。賓虹先生固兼擅二難者。寒家舊藏石溪為野遺寫山水小幅,亦有長題。自謂嘗與青溪論筆墨三昧,知己寥寥,知其解者,旦暮遇之耳。賓虹先生此卷峰巒綿亙,澗樹縈回,巧施镕裁,窮功盡意。或有執其晚期筆墨以相繩,目此為贗鼎者,吾不禁思上述野遺及電住道人之題語而三嘆也。昊明先生大雅之屬,即請教正,許莘農。鈐印:丁卯橋邊舊主人(白)?今勝昔(白)
4.古今大畫家之成也多以漸,往往少日步趨前人,不失榘矱,長而博采眾長。力求變化終乃擺脫舊蹊,自具面目。嘗讀黃賓虹先生畫語錄云,先須有法,終須無法。先須求似,終須不似,嘆為知言。此卷乃其四十余歲時精心刻意之作,經營結構、用筆運墨,信如自題所說,融合野遺、會公、石溪、石濤而得其沈醲古厚者。以較今人習見先生晚年名跡,雖外貌不同實則神理、氣韻息息相通。適足證其能自有法而無法,自求似而不似也。真跡罕見之品,昊明先生宜深寶之。己未(1979年)九月,吳白匋記。鈐印:吳白匋作(白)?鳳褐(朱)
出版:1. 《百代風范——中國現代繪畫藝術典藏大展作品集》P180-181,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
2. 《虹叟書畫集·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五十周年》P34-35,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
展覽:3. “百代風范——中國現代繪畫藝術典藏大展”,浙江美術館,2012年10月。
說明:齊白石弟子韓少嬰、民國教育部官員宋志伊、南京博物院許莘農、戲曲家吳白匋題跋。
黃賓虹上海昌明藝術專科學校同事、音樂科教師仲子通上款。
《榘矱唐宋卷》乃黃賓虹寓居上海期間,寢饋唐宋諸家、融合金陵與新安畫派風格后,以積墨之法繪就的重要山水長卷,可稱此一時期市場最佳作。
卷內,賓虹兼取龔賢、髡殘、石濤、樊圻四家風貌的同時,又表達自己挑戰唐宋的目的,且“黑賓虹”面貌初現。是其人于繪畫實踐、理論領域,返本而求,超越一派一宗局限的關鍵起始。
上款人子通先生應為仲子通。仲氏出生于藝術世家。留學回國后,長期活躍于上海藝壇,曾于上海大學音樂系等處任教。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在中華藝術大學、太平洋畫會、東方畫會等十余個團體預備聯合成立的上海藝術協會中,仲子通擬任執行委員一職。該組織以“聯絡情誼,共謀中國藝術之發展”為宗旨,積極為中國藝術尋找新方向、新出路。黃賓虹曾參加該協會舉辦的首屆展覽會,并發《中國美術之商略》的議論。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二人又一同執教于上海昌明藝術專科學校。賓虹兼任國畫理論課教師,仲子通任音樂科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對待中國傳統藝術,懷有相似愿景的黃、仲二人,或愈交愈密,遂以本卷相贈。
伴隨著國學保存會、神州國光社等社團如火如荼的有序興辦,上海時期的黃賓虹,對于“捍衛民族國粹”的構想,在政治、學術抱負之外,亦多由美術一端流露。相較于堅決推翻的激進政治立場,對于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黃賓虹則保有極為維護的態度。
不論是主持編纂《美術叢書》,抑或是振臂高呼“國畫衰敝論”,理論層面對于“傳統”議題的完善與革新,也直接重塑著黃賓虹畫作的面貌。促使賓虹自青年至晚年,始終孜孜不倦地品讀、吸納著唐、宋、元三代畫人作品中的精神,以至于其在1943年所作的《自題山水》中仍發感慨:唐畫刻畫如緙絲,宋畫黝黑如椎碑。力挽萬牛要健筆,所以渾厚能華滋。粗而不獷細不纖,優入唐宋元之師。臨摹未易況奇創,江湖朝市爭揚眉。文人草草獨任咎,不學今老毋傷悲。
在數十年規摹唐宋畫史傳統、臨習古人畫跡的同時,“求新”,亦成為賓翁治藝實踐的新日常。而力爭上游的明代新安、金陵諸家,尤以龔野遺、樊會公、釋石溪、石濤為先,無疑成為這一設想的重要支點。
有關四家的其人、其藝,黃賓虹均懷有深刻且獨到的解讀。
于《古畫微》等處,可見黃賓虹論及金陵八家中的龔賢、樊圻。對于龔賢,賓翁評價甚高。認為(金陵八家)山水畫法,首推龔賢。自1887年跟從鄭珊習畫山水起,黃賓虹的繪畫風格便深受龔半千影響。逮至1903年,黃賓虹又親至南京清涼山掃葉樓,觀賞龔賢所繪十余幅山水巨制。其后,賓虹更是不吝稱贊,盛譽龔氏“榘矱森嚴”,畫藝“高超之甚”,學風所播,一時稱盛。
對于髡殘、石濤,黃賓研究深透。著書行文之間,一舉厘清了二人畫作中諸多紀年、題跋、題材等方面的重要問題。其中,尤以賓虹編纂的《釋石溪事跡匯編》為要。該書囊括有《國朝獻征錄》內對于髡殘畫跡的記載、髡殘本人書信、題識以及畫家好友題跋等一眾珍罕數據,是研究髡殘治藝生涯的關鍵性文獻。
正因如此,古今各畫派間由理論到實踐的貫通,方才得以在黃賓虹處實現。
本件長卷內,黃賓虹取上述諸家意趣,又適時開辟新法。描畫山石、樹木時,筆墨頗重黑濃,同時以干上積濕、濕上積干、濕上積濕、干上積干等多種賓翁獨創技法,反復交織互染。黑白虛實掩映之間,經由看似零散的筆跡,描摹出整體渾然的山水,拓寬了積墨之法的道路。整體觀之,細密中又見舒朗。既得沉雄蒼老之氣,更兼賓翁自有之秀韻。正合黃氏自言:得沉醲古厚,不墜輕薄促弱。
顯然,《榘矱唐宋卷》作為黃賓虹上海時期重要的承前啟后之作,不僅在賓翁“返本而求”的倡議下,于畫論、于筆法層面,積極進行著由“啟禎崛起”到“道咸中興”畫學理想前奏的實踐、溝通。更在榘矱唐宋的基礎上,見證了黃賓虹為重振近代漸生衰蔽之氣的國畫事業,找尋真正道路的關鍵性探索。
HUANG BINHONG LANDSCAPE AFTER TANG AND SONG MASTERS
Ink on paper, hand scroll
Illustrated: 1. The Works of Chinese Modern Painting Collection Exhibition, pp. 180-181, Xiling Seal Engraver's Society Pulbishing House, 2012
2.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by Huang Binhong·In Celebration of Huang Binhong's 150th Birth, pp. 34-35, Zhejiang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14
Exhibited: 3. 'Chinese Modern Painting Collection Exhibition', Zhejiang Art Museum, October, 2012
Note: Inscribed by Han Shaoying, Song Zhiyi, Xu Shennong and Wu Baitao.
畫心:362×35cm?題跋:125.5×35cm
RMB: 4,000,000-6,000,000
作者簡介:黃賓虹(1865~1955),原名質,字樸存,一字予向,安徽歙縣人,生于浙江金華。詩、書、畫、印皆精,山水尤絕。為西泠印社早期社員,曾任中國美協華東分會副主席、中央美院華東分院教授、美術研究所所長。
跋者簡介:1. 韓少嬰(1911~1989),山東膠州(今屬山東青島)人。畢業于山東美術專科學校,師從瞿秋白父親瞿世瑋。瞿因愛其才,力薦赴京深造,授業于齊白石、王夢白、吳鏡汀、徐燕蓀等名家。1933年畢業于北平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紅樓夢學會會員、膠州畫院顧問、膠州市文化藝術志顧問等。
2. 宋志伊[近代],字瑩然。湖南沅陵(今屬湖南懷化)人,民國時曾任高等教育司科員、教育部秘書、三民主義青年團監察等職。
3. 許莘農(1911~2000),江蘇揚州人。早年畢業于無錫國學專修學校,1950年代調任南京博物院,從事書畫鑒定工作。晚年受聘于南京藝術學院,教授中國古書畫鑒賞與鑒定。編著有《揚州八家畫集》。
4. 吳白匋(1906~1992),名征鑄,字白匋,號無隱史主人,以字行。江蘇揚州人。授業于胡小石、黃侃、吳梅等。“如社”成員。酷愛戲曲。幼即嗜詩詞,習作得表伯周谷人指點,并從揚州冶春后社吳召封、孔小山等諸老治學。曾編撰錫劇《紅樓夢》、揚劇《百歲掛帥》等著名劇目。1922年正式加入冶春后社。1949年無錫解放后,投身文化、戲曲事業。1950年被選為蘇南文協(籌)副主任。1952年教育部門改革后,調至文化部門工作。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