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219
估價RMB: 1,000-3,000
石?濤(1642~1718)?為博爾都作?楓林晚眺圖
設色紙本?立軸
1701年
款識:秋色歸楓樹,繁霜奪化工。枝連霞映日,葉綴錦臨風。花縣疑初到,桃源信始通。翻然如二月,灼灼滿株紅。辛巳初冬寄上博笑,問老道兄,若極。
鈐印:清湘老人(朱)
簽條:苦瓜和尚楓林晚眺圖。文彝軒藏逸品。松窗審定。 鈐印:禮堂目怡(朱)
布套題簽:苦瓜和尚楓林晚眺圖。文彝軒珍藏。籀遺題。 鈐印:里堂(白)
鑒藏印:鄂銘審定(白)?文彝軒藏真記(朱)?疇蓀鑒藏(朱)?何昆玉印(白)
說明:博爾都上款。何昆玉、奚鄂銘、吳疇蓀鑒藏。褚德彝題簽。由奚鄂銘家屬友情提供。
SHI TAO A BREAK IN A MAPLE FOREST
Ink and color on paper, hanging scroll
Dated 1701
Note: Dedicated to Bo Erdu. Authenticated by He Kunyu, Xi Eming and Wu Chousun. Titled by Chu Deyi.
Provenance: Provided by Xi Eming's family.
69×31cm??
RMB: 1,000-3,000
作者簡介:石濤(1642~1718),本姓朱,名若極,廣西全州(屬桂林市)人。明靖江王后裔。五歲出家,法號原濟,字石濤,別號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為“清初四高僧”之一。工山水、花卉,兼工人物,用筆高古。精釋、道、儒三教,著《畫語錄》。與八大山人、弘仁、髡殘合稱“清初四高僧”。
上款人簡介:博爾都(1649~1708),愛新覺羅氏,字問亭,號東皋漁父、朽生。輔國愨厚公培拜孫,輔國公拔都海第三子,襲輔國將軍。擅詩畫,存世有《問亭詩集》《白燕棲詩草》。
鑒藏者簡介:1. 何昆玉(1828~1896),字伯瑜,廣東高要人。清代篆刻家,篆刻師法秦漢,旁及浙派。尤擅模拓彝器,嘗客山東濰縣陳介祺家,得見陳氏所藏古物。輯有《吉金齋古銅印譜》六卷。
??????2. 吳疇蓀[民國],字君疇,號梅壺,江蘇蘇州人。工詩文書法,喜收藏。
西泠拍賣網(wǎng)上刊載的所有內(nèi)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nèi)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chǎn)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jīng)西泠拍賣網(wǎng)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fā)行、播送、轉(zhuǎn)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wǎng)的局部或全部的內(nèi)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wǎng)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wǎng)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jīng)本網(wǎng)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jīng)銷、轉(zhuǎn)儲、發(fā)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jīng)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wǎng)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yè)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yè)、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wǎng)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wǎng)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