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221
估價RMB: 10,000-1,000,000
成交價RMB: 3,565,000(含傭金)
陳洪綬(1598~1652)?與《水滸葉子》同年作 傲凌風霜圖
設色絹本?鏡片
款識:溪山洪綬寫于遺書館。
鈐印:洪綬(朱)?章侯(白)
說明:附2019年蕭平鑒定手稿,定此作“確為早歲真跡無疑”。
陳洪綬是劃時代的版畫作手,其革新了傳統版畫的表現形式,將文人畫的筆墨意趣與民間版畫的裝飾性相結合,形成了兼具寫意與工筆的獨特風格。所作《九歌圖》《張深之正北西廂記》《水滸葉子》《博古葉子》等,線條流暢細膩,人物造型夸張而傳神,突破了傳統版畫的刻板模式,皆是中國版畫遺產中輝煌的巨制。不僅推動了明清版畫藝術的繁榮甚至影響到日本浮世繪,成為中外藝術交流的重要紐帶。
本幅約繪于1633年,時陳洪綬36歲左右。畫中題款的字體與陳洪綬癸酉(1633年)作《花鳥圖冊(十頁)》(上海博物館藏)中第一頁的款“溪山洪綬”、第四頁的款“洪綬寫于柳浪館”頗近,其間蘭花、小鳥、靈石、梅枝筆墨的精致作風亦一致,故定此年份。均是陳氏閑暇靜謐時,觀察自然的寫生之作,比起早期,更能“運宋元之理”。
是年(1633)前后,恰逢陳洪綬第二次考試失利之后的第三年,有了第三子,大多在諸暨、紹興、杭州一帶活動。陳洪綬仕途坎坷失意,多次考試皆未中舉,大概34歲時便已然放棄了“志于道”的政治想法與追求,活動在諸暨、紹興、蕭山、杭州這些區域,最后才再到北京謀出路。并在繪畫、書法、版畫藝術方面皆有成就,為其晚年的輝煌,奠定了畫風方面的基礎。
三十五六歲左右,正值陳洪綬藝術創作之壯年,是其一生中個性充分發展且聲名斐然的階段,也是其風格較大轉變的一個特殊階段。此時的陳洪綬正逐漸脫離藍瑛所受影響,追古味古,陶冶于宋元,以補充和完善自己風格的轉變,本幅便是最好例證。據陳洪綬藝術分期,本幅屬于其藝術創作的中期(1631-1644)。陳洪綬早年在杭州隨藍瑛學傳染寫生,并晤花鳥畫家孫杕,與二位的交往也貫穿一生。三十五歲左右,陳洪綬開始舍棄舊習,心摹手追宋元古人,集眾之長而形成自家面目。本幅筆勢形體已從方折轉為圓動,兼出己貌,更具古意及人格品味。賴少其舊藏的《陳洪綬花鳥冊》也是這一時期作品。
據翁萬戈研究,大約也正是這一年,陳洪綬為救濟貧困友人周孔嘉作《水滸葉子》四十幅付刻,極為重要。
學界全面總結了該套作品的意義:一、中國美術史上,獨立創作一組個性極強的歷史人物而達到效果的,《水滸葉子》是最里程碑似的創作,符合白描畫的特點,適應了明代市民文化發達的社會需求,推進了中國傳統木刻版畫的發展。二、人物畫技法創作突破上:陳洪綬利用傳統技法,適應題材,折筆與粗渴之筆可表現英武胸圍的氣概,細圓之筆則用于文士美人等。三、對后世啟示上:陳洪綬夸張畸形的人物造型,是基于表現其題目之精神氣質性格特征,而不是標新立異,專謀趣味。因此奇中有真、意中有情,其想象顯示出很強的說服性。
張岱《陶庵夢憶》中《水滸牌》一篇道出其創作緣起。陳、張二人的共同友人周孔嘉,謀生無計,家有八口需要養活,因為陳氏“有索必酬,無求不與”,故像其求助,并請張岱又在旁催促畫此,耗時四個月完成,由當時最好的徽派雕版師黃君倩將其刻成木版,印制為“葉子”。
所謂“葉子”,又稱“頁子”,有兩種形式,一為紙牌,一為酒籌。陳洪綬晚年所作的《博古葉子》標明酒令,為酒籌無疑,如“一文錢”牌的右邊寫著“杜甫,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左邊注明“盞空者飲”。而現存陳洪綬木刻版畫《水滸葉子》,則沒有注明“某某飲”,而是標注了面值,分別為文錢十張、白子九張、萬貫九張、十萬貫八張,百萬貫、千萬貫、萬萬貫、沒空文各一張,應是一種博戲的紙牌。
陳洪綬十分注重每個英雄的個性描寫,不畫背景,全看容貌、服裝、姿態及動作。如器宇軒昂的宋江、機警沉著的朱武、威武智勇的呼延灼、勤勞樸實的孫二娘、美麗清純的扈三娘等等。并且每一頁圖像上,還題有贊詞,歌頌他們的英雄行為,如題劉唐說:“民脂民膏,我取汝曹,泰山一擲等鴻毛。”
CHEN HONGSHOU PRUNUS IN FROST
Ink and color on silk, mounted
103.5×42cm
RMB: 10,000-1,000,000
作者簡介:陳洪綬(1598~1652),字章侯,號老蓮,晚號老遲,悔遲,浙江諸暨人。書法遒逸,善山水,尤工人物,與崔子忠齊名,號“南陳北崔”。所畫人物,兼有李公麟、趙孟頫之妙。設色學吳道子法,在仇、唐之上。間作花鳥、草蟲,無不精妙。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